750亿美元版权费刚到账,NBA就强攻欧洲,欧洲篮球冠军联赛慌了?

帕特里克·戈弗雷 2025-04-10 娱乐 19 次浏览 0个评论

NBA登陆,欧洲篮球迎来资本地震

750亿美元版权费的第一张支票刚刚到账,NBA就忍不住开始花钱了。上周,NBA总裁萧华和国际篮联(FIBA)秘书长安德里亚·扎格克里斯共同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了将NBA品牌植入欧洲,组建全新欧洲篮球联赛的计划。这是继2019年在非洲落地非洲篮球联赛(BAL)后,NBA又一次在海外进行拓展尝试。据悉,该联赛会将NBA的商业化运作方式和欧洲职业篮球格局进行结合。每年总共有16支球队参与,其中包含12支永久参赛的球队以及4个升降级名额,由NBA方的联合理事会和各方投资者共同管理,收入五五分成。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联盟高层外,30支现有NBA球队的老板也在理事会的名单当中。

欧洲篮球生态内战未平,豪门俱乐部谁能上车?

讨论欧洲篮球冠军联赛(下称「欧冠」),就不得不提到他们与该计划的另一发起方FIBA,长达三十年的爱恨情仇。作为FIBA的大本营,许多人都以为欧洲的职业篮球和FIBA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事实上,我们所熟悉的欧洲篮球冠军联赛(Euroleague)从2000年由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的俱乐部联合成立开始,便一直独立运营。当时,FIBA举办欧洲篮球冠军杯已有几十年历史,「Euroleague」的名号也已经用了5年,却一直没完成商标确权的流程。而后来,当欧冠打着「Euroleague」的名号大肆发展,并将运营权转给商业化能力稍强的ECA(欧足联与欧洲俱乐部协会)想彻底摆脱FIBA管控,后者则无数次尝试创建新的联赛,并用国家队禁赛、拉长欧洲杯周期等方式,对欧冠进行限制与施压。数年间,谈判、让步、对峙、妥协,这场职业体育自主权与国际组织管辖权之间的结构性矛盾,至今仍在欧陆篮球版图上投射着双重阴影,FIBA对欧冠这个眼中盯也早有根除之心。

未来并非一片坦途

一通分析过后,NBA看似要以碾压之势踏平欧篮市场,是事实可能没那么乐观。毕竟是去到一个陌生的市场,抢陌生的饭碗,笼络陌生的球迷,NBA还是面临着多重隐患。而这种隐患,首先就是来自他们并不好看的「国际子联赛」履历。早在2008年,前任NBA总裁大卫·斯特恩便曾豪掷100万美元,聘请著名体育策划营销公司「麦卡锡」,计划在中国建立一个由他们实际掌控的、完全按照NBA比赛形式和规则运营、面向中国市场的职业联赛。具体到方案上,和今天萧华面向欧洲提出的条件有些相似:一共8支队伍,现有的CBA俱乐部可以优先进入,NBA和中国篮协各占50%的股份,但每个球队要先拿出5000万美金的加盟费。为了达成这个愿景,斯特恩甚至提出联赛可以不冠NBA的名字。但考虑到CBA等本土联赛的生存环境,篮协认为这一举动对中国篮球未来发展的影响实难预料——虽然谈判进入到了实质性阶段,最终还是石沉大海。除此以外,上文提到的非洲篮球联赛(BAL)虽然成功落地,却已经成为了NBA一个甩不掉的棘手差事。彭博社曾披露,BAL在2024财年预期收入仅1500万美元的情况下,年度亏损或达1900万美元。但有趣的时候,在消息放出不久之后,NBA副总裁马克·塔图姆站出来对该数据予以反驳,并表示该联盟不公开具体财务信息。同时,因为管理难度过大,联盟与球队之间问题百出——贪污、欠薪、解散应有尽有。在这里我们不多介绍,你只需要知道,NBA最初在这片广袤土地上的三大愿景:人才挖掘、球市发展、赚钱,一个都没达成,反倒成了一个相距万里的烧钱机器。如今,NBA把进攻方向转向欧洲。除了FIBA站台和刚刚到账的现金流以外,自身与中东财团和政府愈发紧密的关系,也给了他们十足底气。这些底气能帮助NBA保证欧洲联赛顺利度过烧钱期,但另一边,喊了快五年的「本土扩军」大生意,会因此延期吗?谁也说不准。回归这个全新联赛的运营层面,NBA所面临的另外一大隐患,则在于欧洲球迷们的风向:相关消息的评论区里,这样的观点比比皆是,IP属地集中来自英、法、德以及塞尔维亚。因此,如何实施自己的文化魔法抓住新生代球迷的同时,平衡商业化和球迷体验,成了NBA扭转欧洲球迷口碑的关键。有消息称,NBA计划最早要在2026-2027赛季将这个联赛落地。我们也可以大胆畅想,在此之前NBA就能够邀请欧洲豪门加入自己的「季中锦标赛」,为新赛事预热。而考虑到欧洲篮球过硬的竞技水平和独特的比赛气质,这个「NBA Europe」打开局面是迟早的事,甚至能够在亚洲和北美找到自己的受众群体。留给欧冠的时间,不多了。

转载请注明来自金属资讯网,本文标题:《750亿美元版权费刚到账,NBA就强攻欧洲,欧洲篮球冠军联赛慌了?》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