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時間:2023-09-08 22:29:50 點擊量:
“發展中國家麻風防治技術國際培訓班”(International Training Program On Leprosy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國際合作司主辦,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皮膚病醫院(山東省皮膚病醫院、山東省皮膚病性病防治研究所)、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山東省醫學科學院)承辦的重要學術培訓項目,其第二期培訓課程于2023年9月4日在山東泰安市拉開帷幕。
張福仁教授主持開幕式
開幕式由國際麻風防治協會副會長、中國麻風防治協會理事長、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山東省醫學科學院)副校(院)長、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皮膚病醫院(山東省皮膚病醫院、山東省皮膚病性病防治研究所)院(所)長、項目負責人張福仁教授主持。
Vivek Lal 教授:Global Leprosy Strategy
世界衛生組織全球麻風防控項目負責人Vivek Lal教授帶來了題為“Global Leprosy Strategy”的報告,闡述了“消除麻風病作為公共衛生問題”的具體含義;指出2021-2030年全球麻風病戰略提供了全球層面的基本方向、目標,各個國家應根據具體情況調整其麻風防治目標;基于當前全球麻風病流行形勢、治療情況及面臨的挑戰,強調早期特異性和敏感性診斷測試、密切接觸者預防、強大的監測系統、提高公眾意識及減少恥辱感的重要性。
Jianjun Liu 教授:Genetics of Leprosy
新加坡基因研究所負責人Jianjun Liu教授帶來了題為“Genetics of Leprosy”的報告,介紹了麻風病的遺傳學機制,指出系統的遺傳關聯分析研究極大促進了人類對麻風病的生物學理解;盡管易感基因的遺傳影響是中度的,但這些位點的風險變異仍可以幫助預測疾病風險;麻風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之間有明顯的多效作用;為研究更大樣本麻風病易感性,國際合作仍是實現這一目標、推進麻風病研究向前邁進的良好策略。
Marco Andery Cipriani Frade教授:Leprosy Diagnosis
巴西麻風防治協會主席Marco Andery Cipriani Frade教授分享了題為“Leprosy Diagnosis”的報告,介紹了麻風病在神經病學和皮膚病學方面的診斷方法、臨床上用于診斷麻風病的輔助工具—LSQ,以多個臨床實例強調了皮膚科醫生通過神經紊亂的識別和周圍神經的檢查來診斷麻風的重要性。
D.Dinesh Kumar教授:Emerging Resistance to Anti-Leprosy Drugs:a cause for concern
印度麻風與皮膚性病協會秘書長D.Dinesh Kumar教授作了題為“Emerging Resistance to Anti-Leprosy Drugs:a cause for concern”的報告,結合全球、區域內麻風病流行數據及現有文獻研究,充分說明了有效監測耐藥性是全球麻風控制戰略的支柱之一。Dinesh教授指出為了應對麻風病的挑戰及耐藥菌株循環的增加,必須在全球范圍內評估藥物敏感性,合理使用抗生素尤其是二線抗麻風病藥物,并監測新病例和再治療病例的耐藥性。
Sujai K Suneetha教授:Advances in the use of HRUS in leprosy & Research Priorities in Leprosy
印度麻風研究所(INSSIL)所長Sujai K Suneetha教授帶來了題為“Advances in the use of HRUS in leprosy & Research Priorities in Leprosy”的報告,闡述了超聲波技術對診斷麻風病的推動作用,提出超聲波目前可以準確測量每個周圍神經橫截面積,約90%的麻風病患者在超聲波檢查中出現一種或多種神經腫大。Sujai教授指出高分辨率超聲技術對神經炎有早期識別作用,是隨訪期間評估神經的寶貴工具。
孫勇虎教授:Finding the needle in the haystack,Experiences from Shandong,China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皮膚病醫院孫勇虎教授作了題為“Finding the needle in the haystack,Experiences from Shandong,China”的報告。從麻風發展歷史展開,分享了山東省麻風防治經驗;介紹了在過去10多年以來開展的公眾教育和對當地醫生的定期培訓、早期診斷麻風病的新興技術發展、麻風病癥狀監測和轉診的運行,實施的各項措施取得了顯著成效。孫教授指出,政府支持、多學科團隊和區域轉診等是實現麻風防治目標的有力保證。
初同勝教授:Clinical Cases of Leprosy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皮膚病醫院初同勝教授帶來了題為“Clinical Cases of Leprosy”的專題報告,介紹了山東省麻風病控制情況及措施,自2018年起每年新發現的G2D患者比例大幅下降、早期階段檢測出越來越多新發麻風病例。通過分享山東省本土病例、其他省份及國外輸入病例,初教授指出應加強麻風病早期癥狀、體征的宣傳及皮膚病學、神經學、組織病學醫生的培訓,建立系統的轉診中心來提高麻風病例的早期發現率。
龍海教授:Leg Ulcer:Leprosy,other infections and beyond
中南大學湘雅二院副院長龍海教授作了題為“Leg Ulcer:Leprosy,other infections and beyond”的線上報告,展現了麻風病,細菌性、真菌性及其他感染性疾病,非感染性原因等引起皮膚潰瘍的多個臨床典型病例;強調要通過詢問病史、全面的體格檢查及必要的實驗室檢查來診斷皮膚潰瘍。龍海教授指出,在臨床中應保持警惕并盡早啟動診斷程序以排除潛在的鑒別診斷。
在接下來的一周里,培訓班還將陸續迎來來自中國、英國、荷蘭等全球知名專家帶來的精彩學術講座。
敬請關注!
審核:劉紅 文字:劉藝君 孔瑤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