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時間:2023-05-29 16:45:00 點擊量:
5月13日,重點實驗室在《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影響因子7.59)在線發表論文,系統揭示IL23/IL23R信號通過促進巨噬細胞焦亡、T細胞分化和促炎因子分泌增強機體對抗胞內菌感染的新機制。
胞內菌感染如麻風、結核、NTM等嚴重危害人類健康,使逾10億人處于感染風險中。由于抗生素的廣泛應用,耐藥現象日趨嚴重,一旦發生多藥物耐藥,患者面臨無藥可用的危險局面,亟待開發新的防治措施。
麻風是由麻風分枝桿菌感染易感個體侵犯皮膚和外周神經為特征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是研究感染與免疫量效關系的理想模型。課題組整合麻風全基因組DNA甲基化、GWAS以及Bulk RNA-Seq等多組學數據,分析發現了包括IL23R在內的Th17細胞分化通路相關基因異常高表達;然后通過小鼠感染模型發現IL23/IL23R可激活巨噬細胞中NLRP3/GSDMD介導的焦亡,同時也促進Th1和Th17細胞的分化以及IFN-γ和IL-17A等促炎因子的分泌,導致機體清除胞內菌能力增強;IL23R敲除逆轉了上述促進作用,導致小鼠荷菌量顯著上升。本研究IL23/IL23R抗感染免疫機制的發現,為胞內菌感染的免疫靶向治療累積了基礎。
重點實驗室一直致力于麻風免疫遺傳學機制的研究,先后發現了35個麻風風險基因,初步揭示了以宿主固有及獲得性免疫缺陷為特征的麻風病理機制,并以此為基礎實現了麻風的精準化學預防。以麻風為模型探討胞內菌感染免疫逃逸新機制,開發免疫靶向治療將是課題組新的使命。
我院王川副研究員為本文第一作者,張福仁教授為本文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學術提升計劃(2019LJ002)、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16YFE0201500)、山東省高等學校青創科技支持計劃(2019KJL00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701579、81903230、82003369、82173430)、山東省醫學科學院創新工程資助。
論文網址:https://www.jidonline.org/article/S0022-202X(23)02062-6/fulltext
通訊員:林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