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7日—9日,第八屆魯蘇皮膚性病學學術年會在山東泰安成功舉辦。會議由山東省醫學會和江蘇省醫學會聯合主辦,山東省醫學會皮膚病學分會和江蘇省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承辦,山東省皮膚病醫院和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醫院協辦。來自魯蘇兩省600余名皮膚科醫生參加了此次學術盛會。
開幕式由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孫青教授主持,山東省醫學會會長包文輝出席會議并講話,向參會醫師表達了誠摯的歡迎,向大會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山東省醫學會皮膚科分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皮膚科分會副主任委員張福仁教授,江蘇醫學會皮膚科分會主任委員顧恒教授,中華醫學會皮膚病學分會主任委員陸前進教授分別致辭,表達了對皮膚科同仁和本次大會的美好祝愿。

會議首日,舉辦了繼續醫學教育專題演講、青年醫師學術論壇、皮膚美容外科專題演講、精選投稿分享等內容,邀請了皮膚科老一輩著名專家畢志剛教授、趙辨教授等擔任點評專家。
8日進行了大會報告部分,內容包括科研進展、臨床診療、技術應用等方面,代表了當今皮膚科科學前沿水平。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張學教授作《中國遺傳病致病基因研究的回顧和展望》報告,分享了Ⅴ型并指、先天性多毛癥等罕見遺傳疾病致病基因的發現過程,并告誡年輕人在做科研的過程中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陸前進教授作《紅斑狼瘡診治策略及關鍵技術的創新與應用》報告,分享了紅斑狼瘡表觀遺傳新機制,診斷新技術,紅斑狼瘡新亞型,預后新指標以及治療新策略。
來自美國Wake Forest Baptist Health的Rita.O.Pichardo教授作《大皰性疾病:新進展》報告,分享各類大皰性疾病的臨床分型、臨床表現、病理改變、免疫熒光表現,診斷及治療方案。
山東省皮膚病醫院張福仁教授作《以臨床問題為導向,開展科學研究》報告,從醫學科學問題來源、基于臨床問題研究分類、從臨床問題出發進行科學研究的實例三個方面進行了精彩的報告。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楊勇教授作《皮膚離子通道病的新進展》報告,分享皮膚離子通道病的研究歷程,如鈉通道疾病如紅斑肢痛癥、先天性無痛癥,TRP通道功能,及其異常所導致的疾病如Olmsted綜合征等。
山東省皮膚病醫院劉紅主任作《追根溯源——感染性疾病病原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學鑒定》報告,分享病原體鑒定方法、分子生物學技術在感染性皮膚病診斷方面的運用、病原體分子生物學鑒定的流程,并展示了病房經典病例。
9日,會議繼續進行。雜志專場演講獨具特色科室發展與人才梯隊建設專場則偏重皮膚科的管理和建設方面。會議還進行了病例展示專題報告。魯蘇兩地12名醫師就臨床中所遇到的疑難、危重和典型病例作分享。
會議期間還舉辦了知識性和趣味性并重的“康哲杯”皮膚科病例演講大賽和“華邦杯”皮膚科知識競賽。山東和江蘇兩省分別派出代表進行緊張激烈的比賽,在比賽中學到知識,在比賽中加深了友誼,促進了魯蘇兩省皮膚科青年醫師的深入交流
在大會閉幕演講中,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醫院孫建方教授作《主要發生在手部的皮膚病》報告,分享了發生于手部多種皮膚疾病。手部疾病種類多,多數無明確發病原因。孫建方教授根據皮損形態將其分成丘疹、結節或斑塊、鱗屑性損害、無鱗屑損害、水皰膿皰或潰瘍和斑疹五大類型,列舉了典型疾病,詳細介紹了病理表現及鑒別要點,有助于提高皮膚科醫師臨床診斷水平。
張福仁教授作大會閉幕式總結發言,他指出:此次會議有來自200余家單位的600余名代表參會,其中來自44家單位的109名學者發言,規模巨大,交流深入,并表示希望為研究生們提供更多學習機會。最后,江蘇省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侯任主任委員范衛新教授宣布了2019年蘇魯皮膚性病學術年會將在江蘇鎮江召開。
本次蘇魯會秉承“面向臨床、貼近基層”的原則,設立主會場和3個分會場,涵蓋21個專題一百余場報告。大會議程緊湊,魯蘇兩省老中青三代皮膚科醫師齊聚一堂,積極交流、取長補短、互通有無,真正為兩省的皮膚科醫師提供了展示才華、增進交流、開拓視野的學術平臺。
魯蘇會誕生于2011年,旨在加強山東、江蘇兩省皮膚科醫師的交流,提升學術水平,促進兩省皮膚科的發展。經過多年努力和積累,魯蘇會現今已經成長為獨具品牌特色、規模大、影響廣的皮膚科學界知名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