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基層開展調研,進一步落實《全國消除麻風病危害規劃(2011—2020)》,如期完成消除麻風病危害的目標任務, 8月13—16日山東省皮膚病性病防治研究所所長張福仁、黨委書記王婷率專家組在臨沂市、縣衛生局和皮防站的支持和配合下,到臨沂市現場督導麻風防治工作。
此次督導,省皮研所將郯城縣作為試點,對近二十年郯城縣新發麻風病人及其親屬、臨沂其他縣區近五年新發麻風病人及其親屬進行了隨訪篩查。山東省是麻風高發省份之一,累計發現病人54000余人,總發病人數居全國第四位,近十年來每年新發病人30例左右,畸殘率較高。臨沂市是我省麻風重點流行地區,郯城縣是目前我省唯一一個未達標縣區。
在郯城縣,張福仁所長給麻防人員、皮膚科醫生、麻風病人及其家屬上了一堂健康教育課,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和生動的案例向他們講述了麻風的危害和早期發現的重要性。隨后張所長對病人進行現場診治,仔細查看患者病情,并認真為每位患者及其親屬進行健康體檢,解答病人提出的問題。
督導過程中,為擴大宣傳效果,張福仁所長在工作現場還接受了當地新聞媒體的采訪。他強調,新形勢下麻風防治工作要轉變思路,創新工作方式。麻風防治工作的核心是早期發現病人,預防畸殘發生。畸殘是麻風病的主要危害,是產生歧視的根源。當前麻風病防治要重點做好三件事:一是要教育大眾,保護易感人群,提高大眾人群對麻風病防治知識的知曉率和大眾人群對麻風病的警覺性,出現麻風病早期癥狀,盡早到專業防治機構就診,同時減少大眾人群對麻風病人的歧視,幫助和關愛麻風病人;二是培訓醫生,提高皮膚科、神經科、風濕科、眼科醫生對麻風病的診斷和鑒別能力,懷疑麻風病人要及時轉診;三是做好現癥病人的管理和高危人群的篩查,控制傳染源,防止畸殘發生。
隨后,張福仁一行又奔赴臨沭、莒南、沂南、平邑、費縣、蒼山等縣和臨沂市區,對近五年新發麻風病人及其親屬進行了隨訪篩查。每到一個縣,專家們都立即投入工作,張福仁所長以《麻風防治,重在防殘》為專題對縣皮膚科醫師進行培訓授課,告誡醫務人員提高警惕,同時現場診治病人。對不能前來隨訪的病人,張所長帶著醫務人員到病人家里看望并為其查體,對個別較為嚴重的病人,立即安排轉診治療。在臨沭縣,張所長一行還專程到麻風村看望了14位康復老人,為他們送去了慰問品,并詳細了解他們的醫療和生活情況,為他們現場診治、查體。
此次現場督導活動以防治畸殘和消除歧視為目的,采取“邊探訪、邊篩查、邊培訓、邊宣傳”的工作方式,共探訪麻風受累者60例,篩查高危人群89人,培訓基層醫務工作者近200人次,同時借助新聞媒體向社會大眾宣傳了麻風防治常識,這不僅對臨沂地區麻風防治工作產生積極的影響,也為全省開展麻風現癥病人隨訪活動提供了借鑒,將進一步推動全省消除麻風病危害規劃的實施。
張福仁所長為當地麻防人員和皮膚科醫生講課。
張福仁所長為麻風患者查看病情
深入麻風村探訪。
在麻風村查看麻風患者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