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上午9點半,山東省皮膚病醫院病房醫生和護士正在有條不紊的工作,家住臨沂的許先生和他的兒子敲開了病房醫生辦公室的門,兩人手捧錦旗,眼中滿含熱淚激動地對醫生說:“謝謝你們!謝謝省皮膚病醫院!是你們救了我的命!”
原來患者許先生前不久因重癥天皰瘡合并肺部感染在山東省皮膚病醫院住院治療。當時他已患病2個月,病情危重,頭面部和軀干的皮膚大片剝脫、眼瞼和口腔等黏膜糜爛嚴重、持續高熱,間接免疫熒光檢查顯示患者的天皰瘡抗體滴度陽性,患者的病情非常嚴重并處于進展期。更令醫生擔心的是,患者的輔助檢查結果顯示,他同時伴有嚴重的電解質紊亂和肺部感染。重癥天皰瘡合并系統感染的患者死亡率極高,許先生的病情讓病房所有醫護人員捏著一把汗。
患者入院后,病房主任張迪展研究員根據患者的綜合情況,為他制定了治療方案,應用大劑量糖皮質激素沖擊聯合免疫抑制劑治療重癥天皰瘡的同時,糾正電解質紊亂、應用敏感抗生素治療肺部感染、加強營養支持。然而,該患者對治療產生了明顯的抵抗和不耐受,體溫高居不下,皮膚和黏膜水皰、糜爛沒有改善明顯。
醫院高度重視,成立了以病房主任張迪展研究員、主管醫生楊寶琦副主任醫師、吳梅副主任醫師和單曉峰主治醫師組成的救治小組,反復研究患者的病情,同時邀請省級綜合醫院感染科專家會診,對患者的皮膚科情況和肺部感染等情況進行綜合研究。
在此期間,醫院院長、博士生導師、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天皰瘡的實驗與臨床研究”課題帶頭人張福仁研究員先后多次親臨病房,對該患者的病情進行深入分析。他說:“患者目前病情極其危重,瀕臨死亡邊緣,全身潰爛和持續高熱,他的痛苦可想而知。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解除患者的病痛,現在需要我們和病人一起共度難關,讓患者拿出勇氣,我們也需要拿出勇氣!病情復雜和治療抵抗需要主管醫師嚴密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以及綜合運用醫學理論知識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分析,肺部感染、皮膚和黏膜的糜爛化膿、壞死物的吸收是造成患者高熱不退的重要原因,激素沖擊治療和免疫抑制劑的治療思路是對的,如果在積極預防副作用發生的情況下,仍發生治療抵抗和不耐受,可考慮加用人血免疫球蛋白靜脈滴注。同時和感染科專家進一步交流學習,清潔皮膚壞死物、采取有效的抗感染治療。我們要盡全力,用精湛的醫術和高度的責任心去救治他,我相信我們一定會使他轉危為安的。”
根據院長的指示,救治小組決定給患者進行人免疫球蛋白靜脈滴注的同時,使用第二次沖擊治療。同時綜合分析感染科專家的建議,為患者更換了抗生素,鼓勵患者進行高錳酸鉀浴以去除皮膚壞死物,減少壞死物吸收對機體的危害。
在病房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和晝夜監護下,許先生的病情終于在入院第14天時得到控制,體溫開始下降,皮損開始干涸。患者和家屬的臉上終于露出了笑容。但是病房主任和主管醫師仍然不敢有半點松懈,因為他們知道天皰瘡患者最害怕的就是治療過程中的病情反彈。
嚴密的病情觀測和及時的治療方案調整使許先生的病情一步步好轉,住院第36天時他終于痊愈出院了??吹交颊叱鲈簳r的燦爛笑容,張迪展主任和各位主管醫師終于松了一口氣,但是還是忘不了反復叮囑,“回家后一定按時服藥。”“一周后回來復診!”……
一周后許先生回來復診,帶來了感激、帶來了錦旗!鮮紅的錦旗閃動著金黃的“醫術精湛,醫德高尚”八個大字,讓病房醫護人員和患者不禁回想起共度難關的36個日夜。問候與感嘆之后,患者滿意的笑了,病房醫護人員欣慰的笑了,映出了一幅和諧的畫面、一幅醫患真情的畫面、一幅動人的畫面!
“患者的健康是我們最大的心愿!患者的康復是我們最好的禮物!”道出了山東省皮膚病醫院全體醫務人員的心聲。隨著醫院重癥大皰性皮膚病患者救治工作的不斷突破,住院患者中的重癥皮膚病患者比例逐步增大,對醫院的病房管理能力和醫護人員的醫療和服務能力帶來了新的考驗。醫院將省衛生廳、省醫科院“兩好一滿意”和“深化醫院管理年”活動精神深入貫徹到病房工作的每一個環節, “質量好,服務好,群眾滿意”在診療工作中得到落實。
